行政工作
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政工作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规章制度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发挥专业育人功能(刊发于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11月23日第3期)
2020-11-25 09:21  基础医学院
 

 

编者按:基础医学院党委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岐黄论道”活动,旨在阐发中医药政策要义、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现代化转型等,其宗旨曰:求其友声,嘤嘤其鸣,论道于斯,探微索隐。昔圣岐黄,臧谋天胜,识契真要,篇论渊深。奇术垂世,医道乃兴,后世循序,拾级而升。金石相遘,奏其款节,丝竹谐配,和其嘉声。时逢盛世,国传洪音,众士云集,群芳撷英。基础才俊,妙思纵横,阔议宏论,风华摇旌。杏林焕彩,奥旨斯明。烝民有藉,海晏河清。

 

第2期转载基础医学院科教科科长黄高博士在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11月23日发表的文章《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发挥专业育人功能》,该文从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组织领导、理念转变、技能提升、载体搭建等方面,阐述中医药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进路。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把思想政治教 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 政建设”。中医药院校专业课教师如何开展 课程思政,需要在理念、方法、资源、载体等 方面进行积极改革,同时从教学计划、教学 大纲、教学设计、教学讲稿等教学资料媒介 中充分体现特色鲜明的中医学专业课程思 政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为国家培养更 多“精诚至善”之良医。

 

加强组织领导

 

要强化对课程思政的领导。成立课程思政领导小组,下设课程思政工作执行小组,以及督导教评小组等机构,健全机构工作职能制度,统筹推进全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形成一套特点鲜明的领导管理办法。

 

要推进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作为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理念,融入中医专业具体课程安排和教学设计中,符合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

 

要树立课程思政的目标导向。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可采取课程科室主任负责制,要求各课程科室深入挖掘专业培养方案、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具体内容中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从核心课程入手,做到全面覆盖。在梳理、归纳和总结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后,每门课程、甚至是每个具体的知识点必须明确的思政目标、任务和要求,分解落实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及讲稿当中。

 

要探索课程思政的准入制度。发挥思政引导优势,围绕立德树人为核心,制定课程思政试讲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课程思政试讲活动。完善以中医药教育课程为主体,将思政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环节中,做到全员试讲,通过考核则上岗,让课程思政深入人心。

 

推动理念转变

 

发挥线上培训优势。加大线上培训学习力度,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教授挖掘和运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方式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改进线下教研活动。深度转变教师重学生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不足,各课程科室自行组织开展具有课程特色的教研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做好“人师”。

 

丰富学习交流活动。课程开设科室定期开展教师交心谈心活动,明确课程思政不仅仅只是形式,更是内容和考核标准。将实践中学习到的点点滴滴,积极向上的感同身受,明灯路引式的政策方针等融入课程教学中,在课程中深挖,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内容,德育与智育完美结合。

 

促进技能提升

 

开展教育培训,“培土生金”。要求各科 室围绕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 教学质量,充分运用教学组讨论、经验丰富 的教师传帮带、探讨教学设计编写等形式, 开展思政教育技能培养。各科室充分运用 入职培训、专题培训、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推进以赛促教,“增水行舟”。每年坚持举办高水平教学竞赛,全面推行课程思政理念,各科室制定详细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由课程思政工作组总体掌控,各科室严格把关,打造精英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选派精英参加竞赛,达到以点带面、树立标杆作用。

 

形成聚焦示范,“祛腐生肌”。加强学院和各科室工作联动,将课程思政开展较好的课程教学作为示范案例,全院推广,组织各科室教师听课观摩,求同存异,共同提升。每学期开展院内“课程思政”大讨论,总结经 验,确立标准,推陈出新,确保课程思政教学 改革落到实处。

 

促进双向联动,“固本培元”。课程与思政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不是让思政内容代替教学内容,而是需要在课程中统筹提炼,专业课教学院系和思政院系有机结合,学院之间,科室之间集体联动,互相参与集体备课,突出各自专业优势,凝练课程思政内容,转思政“外行”为“内行”,巩固课程思政基 础,建立专业教师会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辅导员等思政工作者集体备课制度。

 

加强准督导,“辨证论治”。确定课程思政督导责任人,通过人带人,言传身教,解决课程思政“困难户”,采取“因人制宜”方针, 找准问题所在,“精准扶贫”,对证治疗。

 

搭建有效载体

 

创建课程育人团队。建立以课程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委宣传部等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课程育人团队,发挥中医药文化传统优势。

 

建全“经典学习社团”平台。精选中医科室或中医临床优秀医生和教师,定期开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课程思政讲座、论坛和学术沙龙等,做到“德全不危”。

 

开设“传统文化兴趣社”载体。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考虑居多优秀传统文化,如儒、道、法、墨、阴阳等流派对中医药学的渗透与充实。与本省孔学堂、博物馆、药用植物园、文化厅直属部门等合作,开展集体讲座、外出实习、研学参观等,做到“知行合一”。

 

构建“医药科普基地”平台。建立学生中医药科普解说员队伍,设立本院“中医药 科普基地”,组织学生在本院医药科普基地 培训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对专业知 识的掌握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立德树人, 学以致用。

 

强化学生“跟师制”载体。秉承“早临床、 多临床”理念,夯实中医药基础知识,提升中 医临床技能,掌握实验技术,在学习中守正创 新,在学习中锻炼团队合作,责任担当。

 

开展效果评价

 

设立全程督导,重点把控。学院课程思政领导组下属教评专家组,按要求,对本院所有课程进行督查。分别从课程内容、讲授方式、思政元素等方方面面进行把控。专家组意见及时反馈授课教师,授课教师限期整改。教评专家组拟定再次督查,对照落实整改情况。

 

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全面掌控。学院属各课程应将思政内容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目标,将思政元素列入课程考核关键知识点,最终落实到课堂测试、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当中。每门课程根据自身特点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实时监控。学院课程思政领导组对接各授课科室,采取院课程思政领导组随机访谈,各科室常规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学质量及效果实时监控,通过总结归纳相关统计结果,反馈各任教教师,不断强化课程思政。

 

开展课程负责人汇报,反复调控。每学期期中、期末,要求课程负责人对本门课程的思政部分教学情况、考核情况、思政内容的提炼、更新与完善等方面进行汇报,由专家组提出意见,并限期整改。

 

丰富思政资源

 

确定课程思政教学讲义。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校本课程思政教学讲义,把思政内容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教育引导学生坚持“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 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 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 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知识讲授需要,对视频库的教学适用条件、主要内容进行编排,以供老师根据具体教学进行选用。还可设立课程思政案例库,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对适合的课程思政案例进行挑选打磨,在案例讲解中既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又潜移默化融入立德树人精神。

 

健全全校课程思政网络资源。以历史为鉴,与时代同行,充分运用信息化时代的通讯工具,以课程为源,不拘泥于课程,利用热点,挖掘思政要素,充分融合。

 

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涉及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平台等整合式改革,需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探索、迭代升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从课程教学归纳思政元素,进行中医特色的教育教学深度改革,需要更加注重知识与德育的衔接、形式与内容的交融、智慧与道德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