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当前位置: 首 页 >> 科研工作 >> 正文
 
 
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基础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2016-03-09 10:21  
 

一、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传承

(一)中医药(民族医药)养生文化研究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人类生命生长发育、寿夭、衰老的机制和规律,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医养生学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既有古老传承又有学术生长点的领域宽广的学科。其深刻的思想和系统的学说有待我们去继承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倍加关注,都希望健康,更渴望长寿,健康长寿就成了人类共同的心愿,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养生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条件相对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对落后,但是省内却有许多长寿地区。中国长寿之乡是中国老年学学会评选认定的称号。中国目前有32个长寿之乡,其中包括少数民族同胞聚居的贵州省石阡县和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贵州是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境内居住着48个民族,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畲族等16个。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养生文化和习俗。因此,有必要开展对少数民族养生文化,进行学习研究、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对此进行挖掘整理,并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把经过无数人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养生理论、养生之道和养生方法推广开来,为人类的健康养生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方向拟进行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⑴贵州少数民族长寿聚居地区实地调查研究,搜集了贵州少数民族的膳食与养生方面的资料,开展相关理论与文化知识整理工作;⑵贵州少数民族养生文化相关研究;⑶贵州历代养生学文献及著作收集、校勘、整理研究;⑷贵州历代养生学家成就研究;⑸开发贵州得天独厚的的自然环境开发旅游文化项目;⑹结合我省丰富的植物、医药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方民族医药养生保健产品。

(二)贵州历代名医学术思想继承与创新

贵州原为少数民族聚集之地,中医药在辛亥革命前因地理与历史的种种原因,未能与祖国医学主流文化相互吸取精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自辛亥革命后,交通渐开,信息闭塞的状态逐渐改变,中土医药传统文化不断涌入,贵州中医学术由此渐臻新境,大批学者得以外出游历并得到名师指教,使得贵州中医药得到较快发展。如贵阳袁家玑得北京施今墨中医系统教育;兴义王聘贤得日本汉学家木村氏教喻,归国后又问业于张锡纯、张山雷、何廉臣诸名家;金沙石玉书得四川清末进士贺敬轩私淑;江苏南京名医陈慈熙,15岁授业于南京名中医杨伯雅,抗战爆发后,辗转进入贵州。这批医者医术精湛,医德高深,深受群众爱戴,其医疗实践的功力与成绩,挽沉疴而疗重症,堪与国内一流大家比肩。除了以上前辈,贵州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中医管理局制定并实施了“名院、名科、名医”的“三名”战略,在2009年评选出第一批30名“贵州省名中医”的基础上,2013年再评选出第二批20名“贵州省名中医”。这些措施,拓展了贵州省名中医的队伍,提升了贵州省名中医的实力与影响力,也推动了贵州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继承与创新”研究方向。我们对此研究方向进行规划,暂定对于贵州省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继承与创新的人物范围,不仅要着眼于贵州省老一辈名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研究,还应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到贵州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中医管理局实施“三名”战略后在2009年评选出的第一批及2013年的第二批“贵州省名中医”。希望对于此方向已有成就或有志于研究贵州省名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科研与临床人员积极参与到这个科研团队中,从多个角度对贵州省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分析,并积极申报相关的科研课题,撰写学术论文。组成一个探索名医学术精髓、整理名医临证精华的团队,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力求将贵州省历代名医主治专长、救人治病之术进行发扬光大,展示贵州省名医学识建树,为临床拓宽用药思路与方法、开阔学术视野、提高诊疗效果作指导,从而有效实施中医“名医”战略,传承中医药学术,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需求,发挥中医药优势,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贡献。

二、中药(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目前,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以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当前全组织范围总体工作重点之一。中医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具有悠久历史,且具有简、便、验、廉和安全、低毒等优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且疗效确切。复方中药所体现出的针对疾病多环节、多靶点发病机制所产生的系统调节作用体现出较大优势。本研究方向的意义在于不断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的传统方药、临床有效经验方的应用基础研究,为发现组方合理、安全有效、体现中医药特色、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的中药新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方向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药学与医学、药学与中药学以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协作研究。并利用血清药理学、分子生物学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气相色谱分析等现代药理学及药物分析技术,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进行中医传统方药、中药新药及天然药物的干预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药效、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本研究方向拟以中医药干预降低血脂、动脉粥样粥样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如血管性痴呆为重点,同时也关注中医药在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应用研究,开展了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的传统中医方药、民族医药及中药新药的药效学评价、安全性评价及药物作用机制等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二)中药(民族药)免疫学基础研究

中医药在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诸多方面都存在与现代免疫学相关或一致的地方,因此,将中医药与免疫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对拓展祖国传统医药的基础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特色领域之一。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免疫学研究,发现多种补益类和祛邪类中药或方剂具有复杂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免疫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将免疫学的基础与临床应用于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深化中医临床实践、提高中药利用效率、拓宽中药应用范围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方向相关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制备、中药抗过敏方剂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中药免疫活性成分分析及免疫活性观察、中药体内抗肿瘤作用、中药抗均作用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较为系统的研究体系。今后,本研究方向将继续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并将它与现代免疫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利用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手段,探索中医相关理、法、方、药的免疫学本质;通过对中药免疫活性成分的筛选与提取,寻求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新途径,进而开发相应的新型药物,对充分利用贵州丰富的中药资源,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方向以中药资源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药有关免疫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索中医药关于免疫的实质与内涵。探索中医药治疗免疫性疾病的理论与实验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药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新药。

(三)肿瘤的发生机制与中医药干预

化学药物抗肿瘤毒副作用大、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中药民族药在抗肿瘤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本方向着力进行通过体外实验评价中药民族药体外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通过荷瘤动物体内实验评价中药民族药体内抗肿瘤及免疫活性及其机制研究;从细胞与分子水平评价中药民族药抗肿瘤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研究;中药民族药靶向抗肿瘤等研究。本方向在前期工作的基础,经后加强中药民族药进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分化、抑制肿瘤血管生长、抗氧化作用、逆转肿瘤细胞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紧扣肿瘤这个医学难题,依托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优势平台,强调中药民族药抗肿瘤及其机制的研究方向建设,加强本方向内涵建设,密切与院外高校相关学科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创造实验条件,在现有方向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形成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力度。注重实验室的条件建设,使之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条件。

三、中医证候实质研究

(一)肝藏象实质、相关证候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肝藏象是中医学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主疏泄是肝的重要生理功能,具有调畅气机、调节气血运行、调节胆汁分泌、调节情绪以及调节生殖功能等重要作用,涉及到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受到相关神经递质、激素以及消化酶的调节影响,因此从中枢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垂体-肾上腺轴以及气血免疫等等的变化去寻找肝主疏泄的发生过程和物质基础,利用基因技术研究相关神经受体、内分泌受体及其基因表达,是从根本上阐释肝主疏泄的主要机理及其本质的重要途径。此外,利用大数据时代技术手段和知识考古等后现代方法手段的肝藏象理论也是肝藏象研究的重要途径。

目前,以肝郁脾虚证候模型为基础探讨了肝主疏泄对中枢5-HTNE神经递质的影响,肝主疏泄对模型动物胆汁胆固醇、总胆汁酸浓度、BSEP、SRB1基因表达的影响等研究,利用酸枣仁汤和不同针刺方法,发现中药和针刺能够对脑干和中枢递质和内腓肽物质的改变,深入研究了相关功能状态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从分子水平阐明了肝主疏泄的主要机理和物质基础,进一步推进了肝主疏泄与肝胆证候的实质研究。拟研究方向:1、肝藏象的相关文献研究;2、肝主疏泄功能的相关分子机制;3、肝主藏血功能的相关分子机制;4、肝郁证的相关分子机制;5、失眠证的关键因素及其中医的调节机制;6、基于肝主疏泄的气血关系研究;7、基于数据挖掘的肝藏象相关研究。

(二)中医心肾病病证机制研究

本研究方向从文献、基础、临床结合,围绕中医肾藏精与卫生D轴的关系,从心、肾疾病入手,开展病-证结合研究,探索证候在这些疾病中的表现规律及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方药对这些疾病特定证候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筛选出一套特异性的中医微观指标,建立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中医证一证候诊断标准。

(三)中医脑病病证机制研究

中医脑病是指各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脊髓而导致脑和脊髓损伤,引起功能异常或障碍的一类疾病。中医脑病证治主要研究中医脑病学的发展史,脑的解剖生理,脑病的病因,脑病的诊断与辨治方法,脑病常用方药的现代研究和脑病的预防与脑的保健等。中医脑病的症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中医经典的传承、挖掘,整理分析以往的成果,在此基础上,①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学科方法,深入阐明其独特的有效的系统思维模式及知识体系,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生理观、病理观和治疗观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及其逻辑关系。②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对疾病进行研究,获得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靶点以及预后评价的新的更加灵敏的生物标志物或替代标志物,如DNA、imRNA、蛋白质、多肽、生长因子、炎性因子、信号分子及其通路等。③研制并建立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开展中药方剂的研究,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明确中药方剂作用的靶点,研究调控机制。④建立临床联系,加强与临床实践结合,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和应用转化;吸引企业共同参与,将中医方剂转化为临床药物。

(四)中医肺病病证机制研究

肺系疾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性疾病,本方向研究对多种肺系疾病的病证机制、治则治法、中医防治等进行基础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肺纤维化肺泡上皮损伤的分子机制及中药的干预研究、中医(民族医药)防治肺纤维化机制研究、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COPD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研究、中医(针灸)治疗哮喘的机制研究等。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坚持“传承实践,创新理论,突破重点”的学科建设思路,以培养科研团队建设为核心,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提高建设效益、完善制度机制的要求,制定本方向建设规划,力争全面完善中医肺病病证机制研究建设总体目标,推动科研能力的提升,增强中医药防治肺病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加强本方向内涵建设,增加与院外高校、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加强交流合作。为科研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在现有方向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完善和强化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加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条件。

(五)中医脾胃病病证机制研究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感情因素的不协、饮食起居的失调等,使脾胃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为了减轻人民的痛苦,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挖掘整理历代医家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研制行之有效的治疗脾胃疾病的方剂及药物势在必行。多年来,我们致力于脾胃疾病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科研方向,今后将进一步从多个途径对中医脾胃病证进行更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1、基础研究:从动物实验及细胞培养等层面,研究与脾胃相关的方剂的作用机制;2、延伸研究: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与脾胃作用密切相关的病证;3、数据挖掘:提炼临床以及中医经典著作中与脾胃关系比较密切的疾病,如皮水、痰饮、虚劳等,对这些病证结合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在理论的基础上,挖掘后世医家的经验等,从而作系统全面的研究。

四、经穴实质与功能研究

《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系统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将人体内外上下、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腧穴又称孔、节、穴道、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经络理论是我国古代医家根据各种临床经络现象和穴位主治功能观察总结出来的理论,基于经络理论的疗法,如针刺法、灸法、拔罐和推拿等方法的有效性已得到公认,但对于经络腧穴实质至今未能有比较统一的认识。经络实质是什么?腧穴实质是什么?是目前经络研究的最大问题,也是中医基础研究的重大问题。

近几十年来,许多医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工作者用了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影像医学等不同技术手段,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水平上进行了研究。初步得出的结论是人和动物经络腧穴有特异性,与非经非穴区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是有差异性的。并针对经络腧穴提出了多种假说,大体上可以分为:神经学说,血管说,生物物理说和生物化学递质说等。但是关于经络腧穴的物质基础及功能特异性研究仍然没有公认的答案。从针刺的整个作用过程来看,存在两个明显的现象,一个是针刺穴位,引起脏腑功能变化,达到治疗的效果,这个现象归属于经穴-脏腑相关性的问题;另一个是循经感传,即经穴-脏腑联系途径的形态学基础问题,大部分于经络实质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在这两方面进行的。我院王慧教授在经穴-脏腑相关性研究上结合现代生理学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采用微透析法研究针刺大鼠腧穴后中缝背核5-HT和5-HIAA的动态变化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用中枢白细胞介素-1介导针刺中髎穴观察大脑皮层兴奋性的抑制效应等。徐照副教授在经络腧穴的形态学基础方向上,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对家兔、贵州小型猪上系统的进行了经络腧穴的实质研究,目前已完成家兔前肢少阴肺经、前肢阳明大肠经、前肢太阳三焦经,贵州小型猪后肢太阳膀胱经等相关经络腧穴的研究,其他经络正在研究中。

就目前我院这方面的工作来说,在经穴-脏腑相关性研究上,本院的研究才开展了对“经穴-神经系统”的初步研究,“经穴-其他系统”研究尚未开展,该方面工作亟待进行。而经络腧穴的实质研究上,对小鼠、大鼠等常用实验动物的经络腧穴解剖学、组织学研究也未开展,该方面工作也是可以深入研究进行的一个方向。

五、数据挖掘及建模

“方证相应”起源于《伤寒论》,后经历代医家的发挥与实践,渐趋成熟和完善。其在理论上强调方为证立、方随证转,实践中注重辨主证、析兼证、抓变证,有助于执简驭繁地运用成方、具有很高的临床运用价值。目前,方证相应的研究已成为中医药领域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数据挖掘(DataMining)技术高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多个研究领域,为探索中医药研究的新思路,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方证相应”的研究中,数据挖掘是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即知识发现,可以为“方证相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建立“运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具体方—证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方法,可以作为证候、方剂和方证相关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应用和普及,推动了证候客观化、方剂应用指征明确化、方剂疗效评价客观化、方证相关理论和实践等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方证数据预处理、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决策树及向量机(SVM)、方法的选定和测试、知识的发现与评判等。

本研究方向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①大数据、大分析近两年关于数据挖掘出现了“大数据”这个概念,一些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量增长尤其明显。大数据会影响数据挖掘的工具以及方法。②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数据量增加越来越快,它与结构化数据就像海洋和陆地的比例。以前我们只看陆地上的数据,但是实际上海洋里面很多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在非结构化数据发展中,要点是如何从非结构化向结构化转变,做结构化处理。这里面涉及了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更细化的技术实现手段。此外,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数据结合也将是一个发展热点,单纯依靠其一都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