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简介 >> 正文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动态
学科简介
 
 
基础医学院硕士点简介
2016-03-08 15:04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点

以多学科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为学术内涵,于2000年获得国家硕士点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批准为贵州省级重点学科。现共有教师20多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12人。主要承担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与实验》、《内经专题研究》、《内经文献研究》、《实验中医学》等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首届全国名老中医王祖熊教授领衔学科带头人,先后有黄自元教授、朱祝生教授、冯济凤教授、杨在刚教授、戴永生教授等培养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大多成为全国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医院等机构的学术中坚力量,部分学生还在美国、德国、英国、澳洲和日本等海外从事研究、临床和教学。长期以来坚持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辨证论治、证候动物模型、治则治法以及多学科相关研究。近五年来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通过鉴定的课题有6项,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二等奖1项等。副主编和参编全国研究生规划教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20余部,其他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160余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课程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被贵州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内经选读》在2006年被贵阳中医学院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成为贵州省中医经典著作教学团队。在五行理论相关研究、医易相关研究、《内经》文献与方法论研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相关实验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藏象理论与实验、《内经》文献整理、中医治则治法、养生与药膳等相关研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中医临床基础硕士点

系原《伤寒》、《金匮》和《温病》硕士点组合而成,于198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首批为数不多的硕士点之一,现共有教师11人(含双肩挑教师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历教师3人,硕士学历教师7人,是一支老、中、青三代结合,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的学术团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首届研究生导师袁家玑、陈慈煦、许玉鸣等教授均系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为全国著名伤寒、金匮、温病学专家,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首批成功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现多于各省级以上医药、科研单位担任研究生导师或学科带头人等重要职务。第二代研究生导师李昌源、石恩权、龙瑞敏、罗冬秀等多为全国著名专家、教授,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积极开展中医科研工作,取得了较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在承前启后的过渡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代研究生导师袁金声、陈国信、邹学政、叶淑端、邓兴学教授,很好地继承了前人的成熟经验,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在领衔导师袁金声教授的带领下,科研课题多次中标,圆满完成课题任务,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第四代研究生导师陈继婷、黄琴、徐永禄、曾琳教授,进一步继承了前辈导师的丰富经验,继续开展科研工作,探索教学方法,在硕士点课程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本硕士点集教学、科研和临床于一体,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伤寒方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金匮方证的理论、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温病辨证论治研究。迄今已授予27届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数10人。

·医史文献硕士点

1983年由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当时名称是中医各家学说硕士点),1984年招生,是当时全国最早的几个中医各家学说硕士点之一。专业点的设立符合贵州实际,具有中医特色和地域特色,学科特色明显,尤其是中医各家学说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研究、古代著名医家代表方剂和治法的研究、少数民族医学史研究。迄今有32年的历史,在国内该学科领域处于中等水平,办学质量良好。近年来接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其授权省级学位委员会和有关组织的三次评估,均顺利通过。医史文献硕士点最早的领衔导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原医史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王祖雄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俞才钧主任医师、黄建业教授、刘尚义教授参与培养。90年代后以谭学林教授、吴元黔教授、吴志刚教授、郭秀琴教授等为主要研究生导师。目前,本硕士点研究生导师共3人,已完成学业并授予学位的研究生共31余人,现在读研究生7人。专业点教学科研人员共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3人,硕士3人。教学科研人员中45岁以下者占80%。指导教师均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1997年以来本硕士点科研成果计24余项,其中获奖成果4项(省部级2项,院级2项),在医学权威期刊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6篇,医学核心期刊25篇,共81篇。近五年来承担的科研课题20项,通过鉴定的课题有17项。出版教材及教学参考书3部,其他学术专著10部。本专业研究生教育有完整的培养方案,能保证培养目标完成,方案设计合理,符合学科特点,根据研究生情况因材施教,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中医医史文献是独具中医特色的学科,其涵盖了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文献学、中国医学史及法医学等具体专业及学科。我们在本学科领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特色的研究。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历代名医或承师说,或自我感悟,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与经验,纷纷提出新的学术观点、或阐发补充前人理论、或总结临证治疗经验、或与前贤争鸣,促进了中医学发展与进步。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历代名医学术特色及临床经验,将有力于挖掘中医学宝库,总结整理继承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提高临床水平,达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并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开阔学术视野,拓宽用药思路与方法,取得创新成果。对此本硕士点有较多的课题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发表。二是专题文献、专科文献及内科方剂文献的研究。

几千年来中医的学术理论与经验均记载在大量的中医文献之中,以图书、专著为主的文献具有学术性、真实性、实用性的重要特征。中医文献研究与整理主要是研究历代中医文献的概况,考镜各类中医文献的源流,探讨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包括古代文献的整理和现代文献的处理),揭示中医文献的利用价值并分析文献利用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总结利用规律等。本教研室中医文献研究与整理的特色是本着对中医药伟大宝库的继承与发掘,从专题文献、专科文献以及内科方剂文献角度进行大量研究,旨在开发利用中医文献,发现知识点,找出规律性,并针对应用性强的专题,特别是内科临床文献和方剂文献的研究,整理出中医文献的相关成果,服务于教学、临床与科研,旨在指导现代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诊断学硕士点

中医诊断学硕士点建立于2002年。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1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博士4人,硕士7人,在读博士1人。拥有贵州省中医证候特色重点实验室。教师中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理事;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①肾虚证机制研究;②四诊客观化的研究;③证候规范化研究;④肝郁病证的辨证规律的研究。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7项。参编“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5部。发表论文30余篇。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点

依托于贵阳中医学院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涵盖解剖、生理、药理、微生物、病理、生化、组胚等7个教研室,于2006年被批准为硕士点,2007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是我院近年来重点建设的新兴硕士点之一。硕士点现有药理学、生理学等省级精品课程和人体解剖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中药药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理学实验、局部解剖学等校级精品课程。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贵州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1个,校级2011协同创新1个,校级实验教学团队1个。硕士点拥有一支职称、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2人、讲师20余人;博士12人、硕士2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省级及校级教学名师6人。近五年,本硕士点教师主编、副主编以及参编出版教材近30部(精品2部),出版学术专著近1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40余项,经费500余万元;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在读23名,部分硕士毕业生继续深造,在国内院校攻读博士学位,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也已开始发挥其较强科研与工作能力。

本硕士点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形成了包括“中医药免疫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病的基础研究”、“藏象”实质研究学科、“中药(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在内的四个传统优势方向,并探索建立了“民族医药现代药理研究新理论和新方法”和“中药(民族药)与微生物发酵与转化”等新的研究方向,实现了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