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机构  >  教研室  >  正文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24-06-27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原微生物学教研室)成立于1979年,历经40余年不断发展,现已成为具备一定教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基础科室。教研室现有教师15人(专职教师11人、兼职教师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1人。

教研室主要承担我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药学、医学实验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本科专业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实验技术》、《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食品微生物学》、《医学微生态学》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承担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公共卫生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等课程教学任务。建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省级线上“金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

教研室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1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6项、教育厅项目2项,省中管局项目1项。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主编、副主编及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3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

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

一、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防治疾病研究

1.中药调控肠道菌群防治重大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团队在建设中以肠道菌群调控为靶点,研究中药通过肠道菌群防治重大疾病的作用,并揭示其机制。2.基于中药次生代谢成分及其人工修饰产物的新药发现,中药在调控肠道菌群过程中,肠道菌群会对中药进行转化,进而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也可能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团队分离、筛选、合成这些次生代谢产物,探讨了次生代谢产物防治重大疾病的作用及机制。3.中药药效物质及益生菌产业开发,促进肠道菌群与中药相互作用的健康产品研发,是团队创新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团队一方面对微生物发酵中药的菌种、工艺以及药效的物质基础进行系统性研究,为新药发现及其产业化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推进调控肠道微生态的药食两用中药的应用开发。

二、中医药抗炎免疫作用与机制研究

主要基于巨噬细胞极化、细胞自噬、细胞焦亡、铁死亡、炎症信号通路、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等方向,开展中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重大疾病的机制研究。

教研室具有两大学科平台:

一是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中药民族药微生物发酵与生物转化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于2015年11月由贵州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依托单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田维毅教授为工程中心主任。中心的总体定位为中药民族药微生物发酵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夯实微生物中药发酵的应用基础,开展原创性研究;面向微生物发酵转化的科学前沿,解决中药微生物发酵转化中的科技问题,取得创新成果;围绕贵州大健康产业需求和人类健康,建设国内知名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中药微生物发酵转化工程研究中心。

二是贵州省微生物组与传染性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该重点实验室是与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疾病控制中心联合申报项目,2023年获贵州省科技厅立项。实验室主要致力于解决健康状态下医学微生物组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平衡机制,以及识别打破该平衡并引起疾病的关键菌群问题;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防治慢性病、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核心肠道菌群-免疫-靶点”机制问题;肠道菌群转化中药及其相关产物形成有效治疗或干预分子的过程解析问题;以及相关慢病、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基于肠道菌群调控的相关大数据挖掘问题。

学院动态
-
学术讲座
+
社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