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科建设

基础医学院学科建设

一、总体情况

基础医学院作为我校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使命。基础医学院目前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基础、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多个基础医学领域。学院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积极推动中医学与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和优势学科。

二、重点学科介绍

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自2002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以来,经过10多年建设和努力,学科拥有全国名中医1名(戴永生教授)、贵州省名中医4名(杨在纲教授、朱祝生教授、杨柱教授、袁端红教授)、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优秀人才5人。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21名,讲师40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2人,在职攻读博士2人,硕士学位22人。通过国内外引进和委托培养,人才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立足中医基础理论,三个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辨证论治机理研究”、“藏象学说理论及实验研究”、“中医经典名方理论与实验研究”。现有五个研究方向,分别是(1)中医基础理论;(2)中医诊断学;(3)中医临床基础;(4)方剂学;(5)中医医史文献。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承担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3项, 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4项。获第三届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四届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第十届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编、参编并出版各种专著70余部。

2.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雏形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主要由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微生物学教研室和生物化学教研室等人员组成学术团队。学科于1992年开始培养中西医结合专科生,2003年开始培养中西医结合本科生,2006年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被列为学校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并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增列为省级重点学科(培育),2020年1月8日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增列为省级重点学科。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不断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管理机制,不断凝聚学科方向,夯实基础条件,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学科成员发展至9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1人,占比53%。其中田维毅教授,中西医结合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作为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优秀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学位委员会网评专家,教育部审核评估、中医学类专业认证现场评审专家,贵州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入选贵州省首批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经过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长期的发展及对中医药优势和特色进行深入挖掘,紧紧围绕“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的原则,通过长期的坚持,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四个学科方向,分别是:(1)田维毅教授牵头的中西医结合抗感染与炎症免疫研究方向;(2)楼迪栋教授牵头的中西医结合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研究方向;(3)钱海兵教授牵头的中西医结合方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方向;(4)唐中生教授牵头的中西医结合藏象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基础团队注重学科发展动态,掌握学科发展核心理论、前沿知识,解决学科领域存在的疑难问题。